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828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20多项Vista功能服务在后台收集发送个人信息

[复制链接]
4828 0
  我们知道WGA(Windows 正版增值计划)会收集用户信息已经众所周知,好在微软也给出了解释。但是,我们可以相信微软么?人们为此一度为隐私是否受到侵犯担心不已。
  其实,WGA并不可怕,看了以下来自softpedia的文章,你就知道更可怕还在后头。
  如果你正在使用Windows Vista,请不要只注意到WGA,要知道还有20多个Vista功能和服务也在后台努力的收集你的个人信息并向微软发送呢!
  不过,微软对此并没有隐瞒。 因为在Vista隐私申明和EULA(End User License
Agreement,最终用户许可协议)中,微软已经申明了,但是有几个人会认真阅读呢?再说了,不同意又怎么样呢?不安装使用Vista吗?显然用户是属于弱势一方,是没有选择权的。
  一、EULA中的内容
  在Vista中,微软提供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并且保留了控制权,包括随时变更和取消的权利。这些服务会连接到微软,并为计算机系统服务。依据服务的不同,这些服务有些会通知用户而有些不会。而作为用户唯一阻止其发生的途径就是关闭或者不要使用它们。
  当然,微软也在Vista授权协议里提供了备选方案:"通过使用这些功能,你要统一信息的传输。微软不会使用这些信息识别或联系你。"
  尽管微软一直强调不会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识别或联系用户。但是打住,我们必须知道自从安装后第一次使用Vista时起,微软就叩开了你计算机的大门。 它会收集你的"IP地址,操作系统类型、浏览器、名称和软件版本,以及安装软件的设备语言代码。"
  二、Vista许可中的内容
  那么收集信息的这些功能是哪些呢?它们有:Windows更新、Web Content、数字认证、自动重启更新、Windows媒体数字版权管理、Windows媒体播放器、恶意软件删除工具、网络连接状态图标、 Windows时间服务、IPv6网络地址传输(NAT)、Traversal 服务(Teredo)。使用以上任何一项你都必须同意与微软共享你的信息,微软说用户可以禁用或这不使用这些功能或服务。但是,Windows更新很重要,我们可以不用吗?这显然不实际。
  Vista也会联系微软并收集硬件驱动,以访问数字软件认证。例如,WMP会查找解码器、新版本和本地、在线音乐服务等。
  恶意软件查杀工具自然会直接想微软报告扫描结果,并试图开启从IPv4到IPv6的转换。
  三、够了么?不要这么想
  不仅仅如此,微软还有另外47项Vista功能和服务在收集用户数据。
  Windows激活、客户体验改进计划(CEIP)、设备管理器、驱动保护、动态更新、时间查看器、文件关联Web服务、游戏文件夹、手写识别错误报告、输入法编辑器、安装改进计划、网络打印、IPv6网络地址转换、网络意识、父母控制、对等字段归属服务、即插即用及其扩展、程序兼容性助手、程序属性--兼容性标签、程序兼用型向导、属性、注册、权限管理服务(RMS)客户端、更新根认证、Windows控制面板、Windows帮助、Windows Mail(仅针对Windows Live Mail、Hotmail或者MSN Mail)以及Windows问题报告等等都是收集用户数据报告给微软的主要功能或服务。
  以上列举已经很多了,但是仍然不能枚举所有收集用户数据的Vista功能或服务。但是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一个问题:用户隐私的严重暴露,你的信息会通过各种渠道,可能随水随地源源不断的流向微软……
  四、我的数据怎么样了?
  微软收集到的数据用来干什么了恐怕除了上帝就只有微软自己知晓了。
  一般来说,微软方面对于如何处理收集到数据的确是透明的,Windows Vista的隐私申明中提到:"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将会被微软及其控制的附属机构用于提供服务或者实现你所请求的许可的任务,并且可能会被用于其他你提供的关于产品或服务的反馈信息的请求、提供重要的软件相关提醒、改进产品或服务,例如bug和调查请求。抑或提供你高级事件通知或者告诉你关于新产品的发布。"
  但是,这并非绝对,也有例外。当发生法律问题时,微软为了保护其合法权利,或者微软用户的个人安全时,微软可能会公开个人信息。
  看了以上信息,是不是有种被人控制、随时可能被他人泄露隐私的感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1

粉丝

0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窝ibm

        GMT+8, 2025-7-4 00:57 , Processed in 0.0741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