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534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给大家普及一些讯盘知识

[复制链接]
15347 33
迅盘的产生是基于NAND,这种非易失性闪存的。由于NAND闪存容量大,非易失性,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英特尔开始考虑把高速NAND闪存架设到硬盘与系统I/O之间。与混合式硬盘不同的是,它将成一个单独的模块。这就是所谓的“迅盘”模块。

速度提升2倍

  该技术终于在软硬件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前面已介绍过,迅盘是采用NAND闪存作为硬盘的高速缓存存储介质,以达到大幅度提高数据读写速度的目的。

    迅盘模块采用的是闪存模块+主控芯片设计方式,其中扩展卡包括一颗主控制芯片和以NAND闪存为基础的存储部分,其中主控制芯片针对数据的读写进行相应的控制,类似北桥芯片组中的内存控制器,NAND芯片则作为数据的存放仓库,目前容量被限定在128MB~4GB范围内。不过,越大的容量,可存储的数据越多,所达到的效果也就越好。迅盘模块更是将多块闪存芯片集成在一起,在获得高存储容量的同时还能达到和RAID 0(磁盘阵列0)相同的加速效果,使性能更上一层楼。

    迅盘模块既可以使用Mini PCI-E 1×接口也可以直接集成于主板之上,通过PCI-E总线与系统I/O控制器进行数据交换。迅盘中还有一个名为“智能预存取”的技术,它能够判断出系统即将使用哪些数据,并预先把数据写入闪存芯片中,这样一来当启动操作系统或该应用程序时,CPU将直接从NAND闪存中获取数据,再将其转入内存中。由于是高速闪存之间的数据传递,其读取速方式也变成了简单的电信号传输,省去了硬盘的机械动作,数据加载所需的时间自然大幅度降低,从而达到快速启动程序的目的。
迅盘的使用条件:BIOS、vista系统

 “迅盘”的使用条件也相对比较苛刻,首先南桥芯片要求为迅驰4平台所特有的ICH8M南桥;支持SATA接口的硬盘,并且在BIOS中也不能将其设置成PATA兼容模式,否则在操作系统中的“Intel Turbo Memory”控制台将不能打开。
BIOS相关设置项

    从该图可以看出,“迅盘”技术必须伴随SATA中的AHCI技术。所以很自然的该技术选项也成为了迅盘的“开关”。当然直接将SATA模式改为PATA模式也可以达到关闭“迅盘”的目的。


BIOS关闭情况下,“Intel Turbo Memory”控制台

   可以看出,如果在BIOS关闭的情况下,“Intel Turbo Memory”控制台中相关设置均为灰色的非可选状态。

“Intel Turbo Memory”控制台中开启“迅盘”

   由于“迅盘”技术需要Windows Vista中Ready Boost与Ready Drive的支持,所以操作系统方面也被限定为Windows Vista。并且在使用的时候记得将“Intel Turbo Memory”控制台中关于Ready Boost与Ready Drive的选项打开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评论 33

1delpiero0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9-3-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己的沙发,自己坐
t60orx60  V3+  发表于 2009-3-3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我是菜鸟我怕谁  V3+  发表于 2009-3-3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
1delpiero0  中级会员  发表于 2009-3-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
t60orx60 发表于 2009-3-3 11:18
有巨大的ZT两字
ALLSTAR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09-3-3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转呢!
t60orx60  V3+  发表于 2009-3-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巨大的ZT两字
1delpiero0 发表于 2009-3-3 11:22
嘿嘿~~~
我正在猜ZT是什么意思~~
现在我知道了~~~~~
jiaifeng  注册会员  发表于 2009-3-3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技术很麻烦的样子~~
不过用起来很简单~~~
螺丝扭掉~~上进去~~好像就可以了~~
小江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09-3-3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帖加分。
cn.cn  V3+  发表于 2009-3-3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真正作用有多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1

粉丝

1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窝ibm

GMT+8, 2024-11-26 17:45 , Processed in 0.07608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