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13493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经典模具全新命名 ThinkPad T400评测

[复制链接]
13493 22
·重新梳理后的ThinkPad系列命名
  距离我们上一次听到关于联想ThinkPad T系列笔记本的新闻,可能还是在1、2年之前。作为ThinkPad主力产品,T系列一直保持着相当低调的处事态度,倒是其同胞兄弟X系列和后辈SL系列不断有新品涌出。从X300到X200以及SL400,两大系列的ThinkPad笔记本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而这些变化也似乎预示了什么。于是在沉寂了如此长的一段时间之后,当ThinkPad T400(参数 图片 文章 热评 系列)来到所有人面前之时,一切疑问都找到了答案。
  人们熟悉的T61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三位数字全新规则命名的联想ThinkPad T400。关于这一点,大家并不需要过于惊讶,其实早在年初联想推出ThinkPad X300时,就已经酝酿着这个全新的命名规则改革。而随后推出的X200,SL400也对这以规则一一加以验证。所以由此看来,本文的主角ThinkPad T400只是让这一规则更加完善,而并非先驱者。


点击图片查看ThinkPad T400更多精彩信息
  那么新的命名规则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之前的ThinkPad T系列笔记本都是以两位数来命名产品系列,数字越大说明产品越新。而现在,英文字母加两位数字变更为了英文字母加三位数字,T、X、SL等仍然表示产品的性质,而三位数字中的第一位则是产品的尺寸,后两位备用。所以从命名规则来看,联想ThinkPad T400是一款14英寸的高端商务笔记本,之前的X300则是13英寸轻薄笔记本。

评论 22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点击图片查看ThinkPad T400更多精彩信息
  对产品命名了解清楚之后,再让我们来看看全新的ThinkPad T400还为消费者带来了哪些惊喜。众所周知,英特尔公司于今年7月发布了旗下的全新移动计算平台——Montevina,俗称迅驰2。在新平台发布后,各个厂商纷纷推出了搭载迅驰2平台的新品,但ThinkPad T系列却并没有太大动作。所以这一次,借助命名规则的改变和迅驰2价格的稳定,联想正式决定将新平台运用在了ThinkPad T400之中。不过,由于T61模具相当经典,因此联想也没有多此一举重新开模设计,而是仍然将这一模具延续使用。
  经典模具搭配全新硬件配置,相信无论是小黑迷还是普通读者,都对其充满了期待。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全新的联想ThinkPad T400究竟表现如何。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机身整体外观及液晶屏幕
   ThinkPad系列笔记本电脑从诞生的那一刻,就注定要和黑色联系在一起。黑色象征着沉稳,庄重,给人以坚实值得信赖的感觉,而即便是在产品系列和名称方面进行更新之后,我们面前的这款ThinkPad T400也是如此。
  能够看到,这款ThinkPad T400通体延续了传统的碳黑主色调,表面也继承了ThinkPad系列磨砂效果的工艺处理。外壳由合金材质打造,按压主机上盖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陷情况,坚固程度相当出色。而在上盖靠近电池的位置,T400还同样保留了ThinkPad系列笔记本的三个状态指示灯,可以清楚的看到当前电脑充放电及休眠的状态。

延续了传统的碳黑主色调
  在整个上盖的右下角位置,仍然是“ThinkPad”Logo。其中,字母“i”用红色清晰的突现出来,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小红帽”这个独特的设计。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14英寸模具打造的ThinkPad T400
  如前文所提到的,联想ThinkPad系列的全新命名规则包含了产品的尺寸规格,像我们之前所熟悉的ThinkPad X300就是一款13英寸的产品。而这次的T400则是采用了14.1英寸大小的宽屏液晶面板,模具设计也与原来的T61相比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只是在显示比例方面,T400摒弃了传统的4:3而选择了更主流的16:10。
  
机身重量偏大
  机身重量一直都是ThinkPad系列产品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考虑到整机的安全性和坚固程度,ThinkPad T系列都加入了合金防滚架等一系列保护措施,所以重量也会随之增加。通过测量我们能够看到,这款T400带电池和带电源适配器的重量分别为2.45千克和2.94千克,略重于普通14英寸规格的笔记本,但仍然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14.1英寸宽屏液晶面板

  
左右侧面图
  上面也说到,这款联想ThinkPad T400采用了14.1英寸宽屏液晶面板,最大支持12808×800的16:10分辨率。虽然显示比例发生了一定变化,但仍然保留了雾面显示屏,有效避免阳光直射时反光的情况发生。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及键盘照明灯
  为了保证屏幕与机身得以良好固定,ThinkPad T400仍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屏钩式固定设计,分布在两边的双合金锁扣,可以很好的在闭合的情况下固定屏幕,确保严密性。此外,在屏幕上方位置还有相当人性化的照明灯装置,保证使用者在四周光线环境较弱的情况下仍然能够正常进行键盘操作。而边框左侧及上方中央位置的褶皱式外壳设计,则有效增大了无线天线的接收面积。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机身内部细节设计查看
  编辑一直都十分关注厂商如何处理主机屏幕与键盘底座的连接,也就是屏幕的转轴位置。屏幕转轴设计的好坏,可以直接反映出厂商的技术实力。特别是转轴的阻尼力道平衡,如何保证屏幕既不会松动,而且还能让使用者轻松打开,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厂商周全的考虑。因此,关注笔记本屏幕转轴的设计与关注整机配置同样重要。

突起的两段式非对称屏幕转轴
  尽管是行业王者地位的联想ThinkPad笔记本,但编辑依然不会放过对它的屏轴进行一番考研。T400沿用了ThinkPad系列突起的两段式非对称屏幕转轴,屏幕可以自由打开至180度。虽然这种设计相对比较传统,但其中却融入了ThinkPad特有的铰链制作工艺,可以保证屏幕在任何角度都具有相同的阻尼力道,并且不会在调整角度时,出现屏幕前后晃动的情况。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T400标志
  而得益于转轴结构和铰链式制作工艺,ThinkPad T400的转轴阻尼力道也非常均衡,不需要使用者费太多力气就可以轻松开合。另外,即使编辑将笔记本拿起后前后晃动,屏幕没有出现位移的情况。

系统状态指示灯
  在右侧屏幕转轴上方,我们还能够注意到一些细节上的设计。不难发现,之前的“T61”标志在本机上更换为了“T400”,而“Lenovo”Logo的左侧则仍然是一排系统状态指示灯,包括无线网络、蓝牙、数字锁定、大小写锁定、硬盘、充电等等,方便使用者了解电脑当前运行状态。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微软Windows键的89键键盘
  支持微软Windows键的89键键盘是联想ThinkPad T系列的标准键面布局,除了拥有高触感按键和人体工学两大特别工艺之外,相信熟悉电脑的网友们都能看到T400的键盘中央也有ThinkPad笔记本著名的“小红帽”指点杆设计。而除此之外,通过产品截图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键盘上方的“ThinkVantage”快捷键,同样是ThinkPad的经典标志。

“小红帽”指点杆设计
  
左右对称的扬声器装置
  在键盘左右两侧,我们还能够看到对称的两个扬声器设备。虽然ThinkPad产品更多是定位于商用笔记本,但两个扬声器和屏幕上方的摄像头装置仍然能够提供不错的多媒体娱乐体验。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这对喇叭的音质也相当令人满意。
007兄弟  V3+  发表于 2008-11-5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左右掌托及接口布局
  再来看看机身键盘下方的触摸板。与之前所有T系列相同,ThinkPad T400也采用了标准的触摸板设计,上方三个按键、触感区域以及下方左右键构成了完整的触摸板。该触摸板的触感区域相当灵敏,左右按键的键程和手感也非常出色。与ThinkPad X轻薄系列不同,T400的触摸板加上机身键盘和小红帽指点杆,有三种人机输入方式可供消费者使用,更加方便操作。
  此外作为商务型笔记本的标志,联想ThinkPad T400还在触摸板的左侧加入了生物指纹识别器,配备相应的软件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全可靠的系统登陆方式。

多功能键的触摸板
  文章开始部分我们也有提到,联想ThinkPad T400采用了全新的英特尔迅驰2移动平台架构,而通过左掌托位置的粉红色迅驰2贴标也不难看出。不过相对普通消费类产品比较特殊的是,联想ThinkPad T400采用了支持英特尔博锐技术的迅驰2平台,标签上的vPro字符则是该技术的标志。对于一款商务笔记本而言,英特尔博锐技术提供的远程协助管理可以说是一项非常有用的功能,为企业和个人电脑的日常维护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V3+

0

关注

21

粉丝

4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窝ibm

GMT+8, 2024-11-27 01:17 , Processed in 0.0746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2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