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3926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集显不够用 NV下一代移动显卡前景预测

[复制链接]
3926 8
前一段时间网上存在着一个消息,那就是关于NVIDIA公司的最新Intel芯片组的,在这则消息中透露了从桌面芯片组MCP/99/89到笔记本芯片组MCP85的路线图。虽然这则新闻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但是已经收到很多现有的MCP75芯片组用户的关注了,因为NVIDIA在对现有的MCP75芯片组做宣传时突出了它的性能优势,并且这一优势也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但是它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功耗和发热量并不像官方所述的那样,其显卡本身也存在花屏以及兼容性问题,这些都是得用户们甚至很多潜在用户更加关心下一代产品是否作了相应的改进,但是从现有的非官方数据来看我们显然要开始一个新的话题。

MCP85现在仅仅是个传闻,但传闻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在口水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颗最新的芯片具有什么特性,这颗MCP85芯片专门针对笔记本平台并且整合了支持64Bit内存控制器、内建北桥芯片的GPU。可以看出它仍然是一颗单芯片的系统控制器,与它的前任MCP75所采用的GPU相比它采用了更加强悍的显存控制系统,具备64Bit绘图内存控制器,支持最高512MB的DDR2或DDR3内存,并且它将在此基础之上同样提供内存控制功能,将支持最高1333MHz的前端总线以及DDR3-1333双通道内存技术,我们可以将它理解为现在有MCP75的性能增强版,但是关于它的频率、制程以及功耗控制技术我们却一无所知。

NVIDIA公司在IGP的设计方面有着传统优势

从上面的简单技术阐述我们可以看出,新一代的MCP芯片主要是提升了显存控制系统,用传闻中的话阐述这颗芯片是将一颗性能强劲的GPU中增加了配套的内存控制器以及相应的I/O控制电路。但是我们也看到它所能控制的显示缓存最大也仅有512MB,更多的运算还需要借助主内存的共享来完成,从本质上看它的提升也仅仅是因为所要支持的处理器性能提升使然,并且从现有的入门级移动显卡的表现来看,我们也不会对这颗新的单芯片控制器在性能上报有多大的希望,因为它的定位就是入门级的笔记本电脑市场,则重点是减小体积并合理控制功耗。
并且从这则传闻来看,编者也是不大舍得笔墨来描写Intel的移动处理器的,但是这一个系列的处理器对于芯片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对新一代的第三方厂商芯片组。因为新一代的处理器将逐渐引入内存控制器甚至是显示核心(或针对移动图形应用的协处理器),这些新特性会使得属于“老旧”概念的整合芯片渐渐地淡出历史舞台,无论你将它强化到何种地步它仍然要借助与主内村通信而货不能像协处理器那样更加便利地与中央处理器通讯,于是便不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从入门图形系统的的角度讲便不能达到性能、发热以及功耗的高效平衡。

评论 8

panpan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09-9-2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到新一代的MCP85控制芯片我们便会想起曾经叱咤风云的MCP75芯片,在性能上它被放大了而在人们对它缺点的看法上确又被缩小了。在性能上的放大是比较优势的结果,相对于当时其他厂商的整合芯片组它能够提供更加完备的硬解码能力并且提供了入门级独立移动显卡的图形性能,并且它的制程在当时属于业内领先的,在其他厂商还都采用芯片组的时候它却仅仅使用了一颗芯片便覆盖了处理器通讯、内存控制、整合GPU以及I/O控制的功能,单单从性能指标上看它可谓是当时业内最先进的整合芯片组,就连苹果公司都将自己的大部分PC产品主控芯片的选票投给了MCP75。
但是直到我们在实际产品中见到MCP75我们才对它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在笔记本平台上采用它的产品相继爆出“花屏”、“系统内存兼容问题”,强大的不能再强大的芯片却在实际应用中爆出了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不仅如此,很多用户还抱怨这个采用先进制程工艺的芯片并不像当初宣传的那样“凉快”、“节能”,笔者就是一个MCP75的用户,在MacBook上它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实际使用中发热量大以及续航时间短的问题还都勉强可以接受,但是升级内存时的兼容性问题可是实打实的令人挠头,可见这颗芯片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一点都不平易近人。

花屏!NVIDIA MCP75时代的痛

相反的很多用户对于它的性能优势体会的并不十分深刻,随着能够流畅硬件解码高清规格视频的整合芯片越来越多,它的硬解特性越发显得平淡。而在3D性能方面人们对其的表现也同样不是十分满意,毕竟只是一块整合GPU(仅仅相当于入门级别的显卡并且还需要共享系统内存),所以厂商所宣传的游戏特性并不能满足大多数玩家的需求。优点不凸出并且缺点一大堆成为了很多人对MCP75的评价,就连之前看好它的苹果电脑公司都爆出传闻要在新一代的笔记本产品中转而采用其他厂商的主控芯片,倒是一部分对于散热不是极端敏感的HTPC用户看好MCP75芯片在ION平台中的作用,但是相比较而言它却不具有太强的价格优势,当然这个话题比较远我们还是回头来谈新一代MCP芯片。

笔记本平台的劣势在桌面平台上反而不是很明显,ION也成为了MCP75一种选择

笔者也对MCP芯片有着一些好感,毕竟能够将那么多功能整合在一颗芯片中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在文章开头提到的传闻中也没有提到人们最关心的制程以及动态节能的问题,所以有一部分网友对MCP85芯片的期待主要集中在芯片工艺制程、优化以及市场定位上。前两点主要针对散热、功耗和兼容性问题,而后一点主要针对这一芯片组的性能是否会成为鸡肋。如果NVIDIA公司能够对这些方面进行积极的修改而非仅仅是将GPU换代升级,那么我们还是能够对新一代的MCP85芯片寄予厚望的,但是关于它的疑惑恰恰集中在这些关键问题上,真可谓是前途未卜。
panpan  超级版主  发表于 2009-9-2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MCP85没有揭开面纱之前我们不妨来简单分析一下这颗芯片所要面临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当属NVIDIA的市场状况。在移动图形芯片领域,整合芯片组市场Intel无疑具有优势,首先拥有近乎垄断地位的移动处理器厂商对下游的芯片制造厂商具有话语权,在其他厂商威胁到自己整合芯片组的情况下显然可以采取一部分打压手段,在独立显卡市场方面AMD公司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竞争实力,而Intel也有意推出独立图形芯片产品。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NVIDIA更多的是选择提升入门级别产品的性能,但是这一策略究竟能走多远还不得而知,至少从业内三大厂商的竞争关系来看它手中的砝码最少。

下一代芯片的主要竞争来自处理器制造商

并且要想在性能和成本上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满足市场的需求,产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有40nm的制程工艺显然满足不了下一代产品的需要,28nm的工艺已经被NVIDIA定做发展的目标,但是能够投产的时间肯定要经过一代产品的更替,并且在找到合适的代工厂商之前如何进行生产工艺上的过渡也是一大问题,MCP85到底是采用何种制程还不得而知,但是从制程工艺的进度表来看它最大的可能是先采用32nm的制程之后再过渡到更高的工艺。届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产品线生产便成为了头号问题,MCP85的制造能否得到合理的安排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AMD公司在移动图形领域具有传统优势(主要是继承于ATI)

如何决定竞争和安排生产的决定因素还要看NIVIDIA公司对MCP85芯片进行如何的定位以及所采用的市场策略,很多时候如果单纯地去看性能和应用很容易变成技术派产品,就算设计再好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市场收益。反观MCP75的市场定位和宣传,以整合显卡的体积功耗优势替代入门级独立显卡的策略是相当成功的,MCP85如果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也很有可能继续前任在销量上的良好成绩,如果能够继续满足苹果公司的技术要求并在用户们广泛关心的应用问题上(稳定性、兼容性以及发热量)上进行进一步的改善,扩大市场份额的可能也是非常大的。
夹缝中生存要靠什么?MCP85所要面对的环境就是市场竞争的夹缝。就像电影《大腕》中的那句台词一样:泰勒为什么能够成功,关键就在于特立独行、哗众取宠!要想满足大家的需求就需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甚至一些不足都能够成为自己突出的特性,MCP75时代的市场策略就是NVIDIA特立独行的一种表现,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问题,如何去改正?之后的新品能否继续沿着先前的市场策略继续走下去?我们拭目以待。这里也给MCP85一些口水,大多数用户都想看到令人一款耳目一新的产品,希望这次不再是忽悠,踏踏实实地改进不足吧!
棉花糖糖_nb  V3+  发表于 2009-9-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机器性能已经到了一个瓶颈了  CPU 显卡按常规的技术已经提升不了多少性能。
棉花糖糖_nb  V3+  发表于 2009-9-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SSD降价。
lmingsxs  V3+  发表于 2009-9-2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是焊在主板上   换起来很危险
TPDream  V3+  发表于 2009-9-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就不要换啊~~
TPDream  V3+  发表于 2009-9-2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的广告也很危险~~
frostorm  高级会员  发表于 2009-9-2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间插了一个这么大的广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21

粉丝

151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 微信公众平台

  • 扫描访问手机版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水窝ibm

GMT+8, 2024-9-28 03:30 , Processed in 0.11894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2 Comsenz Inc.